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二也画上了句号。刚经历了各大设计作业和期末考试蹂躏,又要开始着手准备大创的安排,本来是懒得动笔写任何东西。但是,这一学年,自身又有过许多转变,新增了一些做成或失败的经历。送走它之前,还是想随便写点什么。
1
回想起一个人刚只身来到南京读大学,一心欢喜地准备迎接我的新开始的时候,老爸去世的消息便一下子把我浇得黯淡无光。在那些个混乱日子里,一方面要回到广东忙前顾后地处理老爸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要留意新学校新班级里杂七杂八的入学事项,当然还有当时刚开始的苦苦甜甜的异地恋,离开旧友未交新友,一切的人际关系,一切的情绪,我都需要去面对。
逃避可耻但是有用。那时候的我无法直面使自己无比痛苦的事实,讨厌我对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无力感。那段时间里我分手了女友,对新班级的事物毫不关心,疯狂参加社团活动,一有空便在南京城瞎逛,做了不少现在想起会有些后悔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那也是我开始和自己碰撞的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独处并不是一件容易习惯的事情,到后面倒也可以自得其乐起来了。对于我来说,独处最大的好处便是,你可以很自由地去做一些你觉得有趣别人看起来十分无趣的事情,想到便可以去行动了,不必特地找个人同行。在压力大得不行的时候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雪落下时大早上一个人跑出去逛校园,选个风大的日子去走走繁花的玄武湖,一个人夜里爬上紫金山看南京城的灯火和夏日的萤火虫……渐渐地,我也能够在独处中获得属于自己快乐了。
神奇的是,当我能够自在地和自己相处,和他人相处对于我来说似乎也不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情了,对于自己的自信成为转开那一扇曾横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防火门的锁匙。很感激在大二上学期收到来自其他班同学的稻草景观营建的邀请,让我重新体验到了和他人合作的快感。那之前,上次体会到这种快乐,已经很久了。
和他人相处也是一种了解自己很好的方法。和别人交流想法的时候,当自己的观点被否定,你就会知道,这个观点只属于你。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你想得一样,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的行动方式。想起山本耀司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人才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不同。我时常想,所谓”有趣的灵魂”其实是相对的,总有人和你一样喜欢做某件”无聊”的事情,你们可以无聊到一起去,从而撞击出更多”无聊”的火花。我想,你们对于对方便是”有趣的人”。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要向那些有趣的人学习,修炼出有趣的灵魂。我现在不那么认为了,能做到自己觉得有趣的事,这就够了。
2
景观这个专业的学业负担很重,时常让我怀疑人生。
我们就是校园里那些个抱着图纸和电脑在路上疾走的人,是那些个半夜不用睡觉的人。每天上课,画图,做设计,常常身不由己地超负荷工作,也常常无法自控地刷剧赖床。
大二上学期还是处于十分迷茫的阶段的,不知道往景观设计这个方向走下去是否适合自己。就我所知的社会上的环境对于这个行业并不友好,还缺乏让景观行业发展的良性土壤。工资不高,工作忙碌,成长空间不高,无法与时代接轨,似乎这便是目前国内景观设计行业的现状。
但是,我想我还是喜欢它的。于个人来说,并不单单只是因为它满足了我的创造欲,更在于有一天我可以通过它为大家提供更舒适的生活方式的成就感。如果能给这个问题多多的世界带来一点好的改变,我就很满足了。
也是大二这一年开始跟着老师接触一些设计项目,也跟着做了不少学科相关的科研工作,不免对这个学科有了更加多的了解,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幻想。
自从大二以来,便更加多关注业界的大佬了。看了不少相关的演讲视频,对于他们构想的共治景观、步行友好型交通、轻型建筑等理念甚是喜欢,也为了大佬们在他们探索的方向上有不错的成果而感到高兴。在我眼中,他们真的是好酷炫的人。反观自己,各个方面来说,还远远不行啊,好好加油吧。
家中长辈关心的是以后是否能找到一份合适有安定的工作,是否能拥有稳定的生活。但关于自己的特长、夙愿、潜能以及关于未来的各种可能,只能自己去面对。那些心中的迷茫和纠结,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困难,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最终会不会走上景观设计的道路我还未可知,但其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究会成为我的一部分。边上路,边整装,一边前进,一边犹豫,我想便是成长的常态吧。
3
学习设计,似乎让我的生活没那么枯燥了呢。
我们这个学期有一门课叫做建筑设计(1),这算是一门建筑系学生的入门课,恭喜这门课荣获我这个学期最爱的课。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空间是如此奇妙,不同的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影响是如此不同和有趣。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便疯狂地把《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以及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给看完了。我记得我看完的时候,顿感这个世界神奇了不少。还有一门叫做场地设计的课,虽然我没选这个课,但还是从开学旁听到了结课,老师教的也很好。
设计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生活。“呀,我觉得这个广场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哦,这个应该放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建筑要这样做吗,我跟你讲……”这种话从自己的口中出现,想想都觉得很神奇。有了这些个技能,与同学约会前的等待似乎也不会无聊,因为生活中可以观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植物的生长,场地的布置,人们有趣的行为,店面的设计,海报的配色……这些都开始可以吸引我的注意力,刺激去思考每个设计的优点和不足。真的是为无聊的我增添了一样不错的有趣的事情。
学习能让旅行更加深刻。北京实习之行真的是十分令人影响深刻了,我现在都能画出大致的北京市著名景点分布地图,说得出景点大致的布局,大概这就是带着海量的作业任务去旅行的收获吧(笑)。考完园林史之后,甚至现在还能把它们的演变和特点说个大概了。我觉得,这次的旅行和以往的所有的旅行,意义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你见到它之前,已经在你脑海中过了千千万万遍,你真实看到它的时候,它的细节便与你脑海中的细节进行一一对应,然后便是你发出”和书上写得一模一样欸”的感叹。前者是拿着显微镜在旅游,而后者是肉眼。
不知道在我的人生中,什么时候能去罗马和日本呢。我很期待呢。
后记
本来是打算再写多一点的。我困了,不想写了,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