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烹饪:从一盘蛋炒饭开始

Published: at 09:24 AM

我第一次烹饪是在初中,我花费所有创造力,把蛋煎成了一锅碳。后来我便很少出现在厨房,甚至拒绝去到厨房帮忙,觉得那地方不该我去。

我妈一开始还会叫我帮帮忙,后来看软磨硬泡也实在叫不动我,也就放弃了。学校里事情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校园生活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学校,我做着学校相关的事情,学校之外,我也在做着学校相关的事情。就算桌上的饭菜是多么美味也好,我也不会在乎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我心中永远装着那些等着我去做的其他事情。

离开校园生活之后,也并没有产生自己做饭的想法。现在外卖多方便啊,手机上看一圈,点一点,半个小时就送到门口。偶尔可以下一趟馆子,“改善一下饮食”,这便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是吗,我觉得这什么毛病都没有。在当时的我眼中,也许会烹饪会烘焙是一项很棒的技能,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实没那么重要。再说,我也没有信心能做出一顿能吃的饭菜。

今年年初因为受不了让我犯恶心的工作和我不喜欢的城市,所以我离职了。当时正值过年,去了冬哥家一起过春节。我发现冬哥很喜欢烹饪,有事没事就自己做个小甜品吃,也经常参与家里晚餐的制作。就算在外面吃个越南菜,也会指着某个喜欢的菜品说回家可以复刻一下。

我开始好奇烹饪这件事情对她来说究竟有什么魅力。在我看来,做个小甜品吃这种事情对生活影响不大,反而会多出一个要洗的锅和一套餐具,多出一些麻烦。我问她这件事情究竟为什么,她说就是喜欢啊,没有为什么。呵,问跟没问一样。

后来过完年,我又恢复独居生活。因为还没打算找下一份工作,为了省点钱就开始尝试自己做点吃。刚开始我给自己计划了好多事情要做,要学这个学那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觉得做一顿饭菜实在浪费时间,我都是煮面吃。煮面多方便啊,把水煮开,放肉放菜,放面饼,偶尔打个鸡蛋,不用10分钟就搞定,锅也干净不用怎么洗。

虽然很方便,但是水煮面吃起来永远都是那个味道——寡淡。后来实在厌倦,吃不下去了,就想着找点其他简单易做的菜代替一下,于是蛋炒饭成为我首个尝试的目标。

第一盘蛋炒饭果然还是炒糊了。我只能把炒糊的饭和我花掉的时间倒掉,边想着自己是不是就是做不来这件事情,连最简单的一道炒饭我都做不好。

我没有太灰心,决定重新再看一遍网络上的菜谱,对比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样的步骤同样的食材,怎么就做出来就是不同的东西。这次我发现了以往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火候。

原来火候还分大火小火中火。以前做东西只会开大火呼呼得烧,觉得火越旺熟得越快,全然不知道这会让一个食材外层已经糊成焦炭,内里还是生的。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之后,我重新再来一遍,这次果然比第一次好多了,起码能吃。

后来吃几顿炒饭也腻了,加之在烹饪这件事情上面收获一点点宝贵的信心,慢慢就开始有了点追求。于是开始跟着菜谱做一些具备色香味的菜肴:辣椒炒肉、香辣炒鸡、凉拌鸡丝、红烧鲳鱼等等,这些菜第一次都没有做得很好吃,但是当第二次、第三次做出来,就基本能称得上好吃了。

在这些过程中,我发现对食材的处理也很重要。一块肉,你用什么部位、切多厚、腌制与否、放什么配料,对最后味道影响都很大。食材下锅顺序、翻炒时间、油温大小、调料种类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神奇的是,你总会在诸多不合适中尝试出来一条合适的通路。

现在,我终于明白烹饪的乐趣是什么:这是一件不断肉眼可以见到进步、由不断错误带来陆续成功的小事情。你清楚地知道这不会是你最后一次做菜,总会有下次尝试的时候,你甚至可以马上重新再来一遍。所有结果的失败都指向过程中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让你更加理解食材,会让你知道许多”这不能做”、“这需要做”。知道的越多,你下次再做,便越可能成功。从简单开始,终会慢慢可以驾驭复杂,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想着做一顿好吃的大餐,大概率做不出来。

显然我现在对做饭能享受许多,但是烦恼还在:谁能帮我刷锅洗碗?


Previous Post
写日记:大海里前行需要一本航海日记
Next Post
聊聊创作这件事